第5章 百岁宴三鼠同堂 齐欢聚孩童取名

冬去春来,转眼己是光绪27年,辛丑年。

眨眼的功夫己过春分。

九龙堡小少爷的百岁宴眼瞅着再有几天就到了。

杜家阖府上下十来口,都在为小少爷的百岁宴跑前跑后忙活着。

杜家大院人口其实也不多,父母早亡,两个媳妇,两个女儿,一个儿子,主家拢共六口人。

算上打杂的伙计丫鬟,做饭的张妈,再加上雇得看家护院的三个伙计,每天常住在院子里的总共加起来不到20个人。

伙计和丫鬟都是当庄当坦年轻未婚的小伙子小姑娘,十二三岁来到杜家,三五年一换,到了婚嫁的年龄,杜大善人会送上一份礼物,将他们发送出去,然后再从周边的村子里重新找。

杜大善人名声在外,善名远播,穷人家也愿意把孩子送到他们家,吃得好,住得好,过年过节还有礼物,一年到头还能再发点工钱添补点家用。

三个护院是去年闹拳最厉害的时候新聘的,前两年拳民闹得厉害,杜大善人担心家里东西多了遭人惦记。

便从镇子上寻摸了三个练过功夫,人品名声好,又会打土枪的师傅。

为了让三个师傅在九龙堡安下心来,他还特意在杜家大院的周边,新盖了三处小院子,把护院师傅的老婆孩子也一并接了过来。

又每家给了两亩口粮田,不用交租子,什么时候不干了什么时候收回,额外另外结算工钱。

这样的好东家天底下难找,三位师傅自然也是忠心耿耿。

再说这百岁宴,又叫百碌,百日宴。

是北方家族中一个非常隆重的日子。

指的是孩子出生一百天的时候,主家要大宴宾客,亲朋好友欢聚一堂,宾客送礼,主家回礼,共同祝福孩子长命百岁。

杜大善人老来得子,杜家小少爷既是杜家的长子,又是杜家的独苗,杜大善人自然格外重视。

连在县里当九品主簿的本家大哥都早早的发了请帖。

小少爷的百岁宴,杜大善人还做了一个让全村人都忍不住竖大拇哥的决定。

按他的说法,张骡子的儿子和豆腐林的女儿,跟杜家的小少爷,三个孩子都是同一天出生。

张、林两家几代人在杜家当长工,说起来都是杜家的人,也算老杜家开枝散叶、添丁进口之喜。

因此,三个孩子的百岁宴杜大善人决定合起来办。

全村百姓,无需礼品,皆可在百岁宴当天到杜府吃酒,大家伙一起热闹热闹。

百岁宴这天,杜家大院从主家到伙计丫鬟,从听到公鸡打了第一声鸣,便开始起床张罗起来,三个护院的媳妇也早早的过来帮忙。

说起杜家,也其实算不得多大的地主,家里只不过有祖上一代一代置办下来的百十亩土地,平时出租给佃户,收点租子。

杜大善人平常也做点生意,别看他秀才出身,是个文人,骨子里其实挺有生意头脑,这些年真正让杜家发达起来的,全靠这些生意。

他先是在前院的西厢房开了个侧门,搞了一家杂货铺,又通过在县城当主簿的堂哥杜连胜的人脉,从全国各地置办一些稀罕的杂货,东北的皮子人参蘑菇,南方的茶叶瓷器烟叶应有尽有。

那时候交通极其不发达,没点特殊关系,很难搞到这些杂货。

因此,方圆几十里,甚至相州镇上稍微富裕一点的村民,还有那些地主富农,都到杜家大院置办东西。

尤其到年上节上,更是忙的不可开交,比五天一次的农村大集都热闹。

杜家自己还种了一片高粱地,专门用来酿酒。

杜家高粱烧锅在相州一带非常有名气,谁家有婚丧嫁娶、聚会吃席,都来杜家烧锅打酒。

另外,杜家还把家后的岭也利用了起来,开了片荒地,盖了几间猪舍,养了几十头猪,酿酒剩下的酒糟正好拿来喂猪。

杜家的猪养的又肥,出栏又快,每到逢年过节,又能小赚一笔。

猪舍前面的空地上,还盖了几处鸡窝,散养了几百只鸡。

也卖肉鸡也卖蛋。

在那个都只知道地里刨食的年代,杜家可谓是走到了时代的前列。

杜家也正是在杜大善人接手后,靠着他的聪明能干,经过十几年的积累,才一步步发展到现在的规模。

百岁宴当天,上门恭贺的宾客,除了近门子的本家,姥娘门里的亲戚会来的早一些,提前过来看看孩子。

其他的宾客一般都是赶在晌午之前过来吃席。

为什么杜家都起这么早呢?

按照杜大善人的说法,一日之计在于寅,小少爷是寅时出生的,百岁宴就从从寅时开始准备,这叫有始有终。

只见杜府大门两侧早早的挂起了崭新的大红灯笼,门框上也挂上了红绸。

院子前面的土路,早就提前半月找人打桩夯实。

又让张骡子牵着他的骡子挂上碌砫一遍遍的碾平,院子内外全都洒水净街,一尘不染。

天刚蒙蒙亮,坐大席的师傅们先赶到杜府,杀鸡宰猪择菜配菜,忙的不亦乐乎。

晌临近午,九龙堡的大部分村民,周边村子的地主乡绅,陆陆续续的赶到杜家贺喜。

杜大善人的堂哥,诸城县九品主簿杜连胜不顾公务繁忙,也亲自赶到了现场,携带家眷领着年仅六岁的儿子杜仲舆来给堂弟贺喜。

这些年,杜连胜没少照顾了堂弟的生意,当然堂弟也没让堂哥白忙活,逢年过节,也没少回敬了银子。

午时一刻,众宾客落座,宴席正式开始,伙计丫鬟们端酒上菜。

后院是主家的正席,席开十桌,全是当地有头有脸的地主乡绅,杜家的本家长辈和孩子姥娘家的长辈亲属当然也在此列。

诸城县的九品主簿、杜大善人的堂哥杜连胜,作为在场最大的官,自然是坐到了主桌主宾的位置。

前院席开二十桌,全是九龙堡的父老乡亲,以及张骡子和豆腐林的家人亲属。

杜大善人为三个孩子同庆百岁生,东家杜家亲属在后院,长工张家和林家在前院,等于是各开十桌,也是给足了张骡子和豆腐林面子。

前院的乡亲们议论纷纷,这么多年了,哪里听说过东家帮长工的孩子出钱过百岁宴的,吃席还不用随礼,也只有杜家才能干出这么仁义的事。

酒席正式开始,山东人的酒席最讲究座次,杜大善人坐在主桌正中的位置,主持整个酒席。

他的右手边是主宾,堂哥杜连胜,代表着本家长辈。

左手边是副主宾,孩子的姥爷,代表着媳妇家的长辈。

人逢喜事精神爽,只见杜大善人面带微笑的站起身来,先是向在座的亲朋拱手行礼,然后清了清嗓子,中气十足的说道:“诸位长辈、诸位亲朋、诸位乡亲,感谢各位来到犬子的百岁宴,今天是我们杜家大喜的日子,同时也是咱们九龙堡大喜的日子。

大家都知道,今天的这场百岁宴,是为三个娃娃准备的。

去年的小年,咱们九龙堡,同一日诞下两个男娃一个女娃,为我们九龙堡添丁进口,实属可喜可贺。”

说着端起桌上的酒杯,继续说道:“这第一杯酒,就祝我们九龙堡人丁兴旺,越来越好,大家举杯!

我干了,诸位随意!”

说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。

众人纷纷端杯起身,有一饮而尽的,也有轻抿一口的。

看东家喝完,后面的伙计赶紧端着酒壶跑上前来,将杜大善人的酒杯续满。

杜大善人继续说道:“诸位请坐!

这第二杯,再次欢迎远道而来的亲朋,特别是孩子的大爷、我们县的主簿大人也在百忙之中莅临寒舍,祝福大哥和各位亲朋、诸位乡亲,大家身体康健、再上层楼!”

说完,先向着堂哥杜连胜的位置躬身一揖,然后举起酒杯一饮而尽。

杜连胜端坐桌前,微笑着颔首点头示意。

伙计再次过来把酒续满,只见杜大善人继续说道。

“这第三杯嘛,自然是祝福这三个可爱的孩儿,去年同日出生,今日三鼠同堂,这是何等的缘分!

俗话说,三鼠同堂,金银财宝往家扛。

让我们一起,祝福孩儿们,长命百岁,幸福绵长!”

说完,再次将杯中酒一饮而尽。

杜大善人把酒杯放在桌上,又说道:“今天,趁着大家伙高兴,我也宣布一件事,张骡子的儿子和豆腐林的女儿,与犬子有缘。

两家为我杜家也出了这么多年的力,我决定收他们为我的干儿子、干闺女。”

听杜大善人说完,前后院来吃席的乡亲们纷纷鼓掌叫好。

乡亲们纷纷表示张骡子和豆腐林好福气,他们的儿子女儿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,遇到这么仁义的东家。

杜大善人的话音未毕,只见丫鬟们抱着三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孩子来到主桌前一字排开,这就携子谢客。

百岁宴一般有两大主题,一是谢客,就是把孩子抱出来让亲朋好友们看一看,瞅一瞅,夸一夸。

再就是取名,老话说,孩子出生未过百日容易夭折,取名过早容易落在阎王的生死簿上,所以不能过早取名,省的阎王惦记。

等孩子过了百岁,身体会一天天强壮起来,就会被当做正儿八经的小儿儿看待。

于是举办百岁宴,趁着家中亲朋云集,邀请有名望的长者为孩子取名。

杜大善人来到堂哥的面前,先是拱手行礼,接着说道:“大哥,您学识渊博,又在县城德高望重,请您给三个孩子取个大名吧,这也是三个孩子的荣幸!”

只见杜主簿微笑着站起身来,说道:“既然兄弟看得起,我也盛情难却,大侄子的名字,来的路上我便想好了,今日我来的路上,但见晴空万里,云兴霞蔚,咱们的下一代又是仲字辈,孩子就叫杜仲云吧,寓意将来一飞冲天、鹏程万里。”

众人纷纷鼓掌叫好,都说好名字,好名字!

杜主簿缓了缓对杜大善人说道:“至于另外两个小娃,兄弟你是他们的东家,我想,还是由你来起名字最合适。”

杜大善人闻言也不强求,先请兄长落座,然后朝着前院主桌的张骡子和豆腐林说道:“两位贤弟,如此说来,我便托大了。

据我所知,骡子兄弟的下一辈,是茂字辈,恰好前几日春分刚刚过去,孩子就叫张茂春吧。

至于林家的女娃,按照村里的习俗,女孩子也不用太过讲究什么辈分,平安是福,小侄女又长的俊俏可爱,就取个谐音,叫林萍儿吧,不知道两位兄弟,你们认为如何?”

张骡子和豆腐林本就是大字不识的大老粗,如果不是东家帮着取名,让他们自己起的话,大概率会叫一些诸如张狗剩、林二妮之类的诨名。

听到东家给孩子们取了这么有寓意的名字,自然高兴的不得了。

另外,这俩人还沉浸在孩子被东家收为义子义女的兴奋中,心想能和杜家攀上亲,以后孩子们就有指望了。

两人慌忙连声说道:“好名字,好名字,一切都听东家的,一切都听东家的!”

据老人们后来回忆,这是九龙堡开堡以来最壮观的一场百岁宴,全村老少都来凑热闹,宾主欢聚一堂,喝的酣畅淋漓。

酒宴整整持续了一下午,首到张灯时分,宾客才纷纷告辞,各自退去。

  • 字号
  • 背景
  • 手机阅读
回到顶部